各教学单位、相关部门: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有效推动“三教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推动示范性教学,促进“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成长,结合2021年江苏省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精神及要求,现启动2022年校级选拔赛,具体要求如下:
一、比赛分组
1.公共基础课程组
比赛内容为教育部规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中(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12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一组
比赛内容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专业课程二组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少于16 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括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鼓励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参赛。
二、比赛形式
1.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皇冠博彩官网》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提交体现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要求、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中外合作办学、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实施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良好的参赛作品。
2.校内选拔赛采取现场讲授、答辩的方式进行。(1)介绍参赛作品的教学实施报告,不超过6分钟;(2)从准备的教学内容中随机抽取不同教案,由各参赛教师分别进行无学生展示(如新知讲解、示范操作、学习结果分析、课堂教学小结等),每人6-8分钟;(3)现场答辩,不超过5分钟。
3.参赛教师在汇报、讲课、回答问题时,可以展示佐证材料;教学实施报告讲解和无学生教学展示不得为同一人。
三、比赛要点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1.教学内容。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
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技能)课程应积极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深入贯彻落实《皇冠博彩官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
5.教学反思。教学实施后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在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
四、参赛对象
1.学校教龄2年以上(含)的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按要求参加专业(技能)课程组的比赛。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任务的教师组成,团队成员2-4人,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不少于1人;专业(技能)课程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50%以上。
2. 鼓励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主持人以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教师报名参赛。
3.曾获得往届教学比赛国赛一、二等奖或省赛一等奖的作品原则上不能参赛。
五、报名要求
1. 各教学单位根据本部门实际专业(或课程)覆盖面,对照附件1所列积极组织申报,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数量不少于2个,其余各教学单位申报数量原则上不少于3个,且在课程或者专业二级类(专业代码前4位)上不重复。
2.各教学单位要深入研究近几年大赛文件精神及优秀作品,选拔专业能力强、表现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教师组成优秀教学团队;各团队要认真挑选比赛内容,精选设计、细致打磨、充分备赛。
六、奖项设置
校级选拔赛设特、一、二等奖,分别占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30%。学校将根据校级比赛情况,选拔、调整或重组种子团队代表学校参加2022年江苏省教学能力比赛,并开展统一集训。
七、报名材料及报送
1.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教案、实施报告、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自行打印带至比赛现场,现场比赛时间暂定为2022年1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各教学单位汇总参赛信息后填写参赛汇总表(附件2),统一报送至教务处,联系人:张崇晖,电话:85965561。截止时间:2022年1月3日。
教务处
2021年11月28日
附件2 2022年江苏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校级选拔赛参赛汇总表.docx